火車站的新變化
“一體化”管護保系統(tǒng)“健康態(tài)”
勉西車站駝峰編組場自采用減速頂調速系統(tǒng)控制列車速度以來,新設備讓調車員嘗到了安全保障強、作業(yè)效率高的甜頭同時,其損耗快、維護難度大、維修成本高等各種現(xiàn)場問題也令職工十分頭痛。
近年來,張敏等人針對上述問題,組織業(yè)務骨干成立技術攻關小組,他們打破以往只使用不養(yǎng)護或完全依靠廠家定檢定修的方式,實施“精細管理+日常保養(yǎng)+重點維護+定期檢修”的“一體化”科學管護模式,對減速頂按性質分類逐一編號,明確其檢修數(shù)量和范圍,建立電子檔案記錄其運行狀態(tài),切實做到小問題隨時修,大問題立即更換配件。如此一來,猶如為減速頂系統(tǒng)貼身配置了“智能保姆”,從此調速系統(tǒng)再也沒發(fā)生或安全故障。
“防磨墊”綻放減速頂“第二春”
減速頂調速系統(tǒng)投資為150萬元,但減速頂?shù)氖褂媚晗逓?.5年,高昂的淘汰置新費用讓大伙兒心疼不已。為了讓其“多活”幾年,攻關組開始行動。
他們仔細研究后發(fā)現(xiàn),減速頂阻礙車輪繼續(xù)滑行時,頂面的防脫軌裝置會緊緊抱住車輪輪緣防止車輛脫軌,這樣就會無形中增大摩擦受力面,使制動過程成了全面磨損過程。
因此,攻關組決定在減速頂螺栓、頂殼等位置加裝墊片,改變其受力面積。3個月過去后,該裝置的安全系數(shù)、耐磨指數(shù)都經(jīng)受住了考驗。據(jù)計算,一枚成本0.18元、直徑2毫米的鋼質墊片,解決了頂殼磨損和鋼軌肥邊卡頂問題,使減速頂使用壽命至少增加了一倍。
“導流槽”呵護電磁閥“強健芯”
減速頂調速系統(tǒng)每年要花18萬元維修費,而作為減速頂零部件之一的電磁閥芯片的維修費用就占到總費用的33%。今年年初,技術攻關組盯著這個“燒錢大戶”琢磨起來。
通過深入摸索,終于揪出電磁閥報廢的“致命元兇”——減速頂頂殼和活塞之間有積水,這些積水導致了電磁閥閥門內部電器元件短路、斷路。只要想辦法排出積水,就能有效解決電磁閥報廢快的問題。
在經(jīng)過不斷嘗試后,他們在減速頂頭部開一道3毫米深的小槽,使積水順著這個導流槽及時排掉,大大增強了電磁閥芯片的使用周期,僅此一項“整容手術”,就給車站節(jié)省了近6萬元資金。